媒體報道
-
13
2019.03
本報訊(記者 呂婷婷 通訊員 應冰雪)近階段,天氣濕冷,陰雨綿綿,空氣中充斥著焦灼的氣息,但是在仙醫(yī)的ICU病房里,好消息接二連三,農藥中毒的病人轉到普通病房了,ECMO成功下機了…… 時間定格在2月9號21點,ICU病房里燈火通明。“叮鈴鈴……”急診電話響個不停,有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,病情危重,送手術室做PCI,術后需要到ICU搶救。呼吸機、心電監(jiān)護、除顫儀、搶救車,一切準備就緒。安置病人、安撫家屬、處理醫(yī)囑、置...2019-03-13
-
13
2019.03
本報訊(記者 呂婷婷通訊員 劉霞)下了這么久的雨,前天終于迎來了太陽,驅散了正月里因雨帶來的寒氣,縣人民醫(yī)院新生兒室呈現一幅勃勃生機溫暖如春的畫面,寶寶到點的奶哭聲,醫(yī)護人員輕輕的撫慰聲,夾雜著各種機器的滴答聲,交織成一曲熱鬧的交響樂。 在正月期間,這里的13位早產兒寶寶深深牽動新生兒科全體醫(yī)護人員的心,特別是其中一對雙胞胎姐妹花,體重僅有1.2kg,隨著一天的靜脈營養(yǎng)補充開啟,這對姐妹花因為過于幼小,...2019-03-13
-
08
2019.03
“現在看病不用排隊,自助機掛號、繳費真是太方便了!”“是啊!一步到位省心啊!”……自縣人民醫(yī)院建立醫(yī)共體以來,仙醫(yī)的口碑越來越好了,而“最多跑一次”更是跑出了仙醫(yī)新變化,深得病人及家屬的稱贊。 全院總動員跑出新高度 凡事要站在病人的立場思考問題。 日前,縣人民醫(yī)院三樓會議室,由院部牽頭,醫(yī)務部、服務和投訴管理中心、門診部、財務科、醫(yī)保辦、信息科、藥劑科以及醫(yī)技科室、護理部等負責人參加,圍繞“最多跑...2019-03-08
-
09
2013.12
“你爸爸年紀大了,點滴不能滴太快,有空給他多按摩按摩,能幫助他恢復身體機能。”昨日上午10點,腦外科護士長王均芳到病房里巡查,在幫病區(qū)里年紀最大的病人王阿公調節(jié)了點滴的滴速后,告訴老人的大女兒。 “阿公,把手慢慢抬高,握住我的手。”病床上的王阿公緩緩地抬高了左手,握住王均芳的手指。 王均芳靠近王阿公后詢問:“您早飯吃了什么?” “早上吃了面食。”老人已經掉光了牙,說話有些含糊不清, ...2013-12-09
-
09
2013.12
記者王櫻霓 12月4日17點,與日班同事完成工作交接后,值上半夜班的急診科醫(yī)生、護士分赴自己的崗位,開始了各自的忙碌。 夜班分上半夜和下半夜,分別是從17點到次日0點30分,0點30分到清晨8點。 外面,天漸漸暗將下來,急診科內,燈火通明。監(jiān)護儀的“滴滴”聲,孩子的哭鬧聲,病人的呻吟聲,家屬焦急的詢問聲混在一起,一派繁忙景象。 設在走廊的預檢分診臺,此時就成了整個醫(yī)院的“神經中樞”。值守分診臺的是副...2013-12-09
-
09
2013.12
記者王櫻霓 12月4日凌晨3點15分,救護車載著一名在車禍中受傷的女子,駛進了仙居縣人民醫(yī)院。女子右手臂損毀性骨折,引發(fā)了創(chuàng)傷性休克,急診科值班醫(yī)生立即給其包扎傷處,并進行輸血、輸液。 例行詢問時,值班醫(yī)生發(fā)現,女子幾乎是“一問三不知”,連名字都說不清,精神上存在一定問題,身上也沒有可以證明她身份的東西。 昨日上午9點半,記者在急診搶救室見到了這名女子。為了方便治療,她上身的紅色套頭衫已經被剪開...2013-12-09
-
09
2013.12
第三站:仙居縣人民醫(yī)院 記者王櫻霓 若把醫(yī)院比作戰(zhàn)場,那么急診科就是至關重要的“前沿陣地”。每天,這里都在上演著如八點檔電視劇一般高潮迭起的故事。昨天,記者走進仙居縣人民醫(yī)院急診科,體驗這里的醫(yī)護人員那忙碌的工作。 “護士,點滴打完了,來拔一下針。” “護士,這里體溫量好了”…… 昨日下午3點半,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呼叫聲,急診科里的護士們步履匆匆,往來于各個病房間。 救護車的呼嘯聲由遠...2013-12-09
-
15
2013.08
近期來,高溫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,都說全國已經進入燒烤模式,而仙居又一直是臺州溫度最高的地方,室外熱浪逼人,室內悶熱難耐,桑拿天帶來的“高溫病”開始侵襲市民,中暑、暈厥、腹瀉、上呼吸道感染、意外傷害等夏季常見疾病就診量不斷攀升,不少人進了醫(yī)院。面對持續(xù)高溫的天氣,縣人民醫(yī)院正在接受著嚴峻的考驗。 早上7點,記者來到縣人民醫(yī)院,看到各科室門口人頭攢動,摩肩接踵,候診區(qū)座無虛席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近期醫(yī)院...2013-08-15
-
15
2013.07
“只要是她呆過的科室,從醫(yī)生、護士長、普通護士到護理員、護工還有患者和家屬都夸獎她,沒有人不說她好的。”ICU的副護士長鄭巧巧說道。她口中人人稱贊的人,就是縣人民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護士應滿芳。自1999年衛(wèi)校畢業(yè)后,從一名護理員通過勤奮努力轉正為護士,又變成現在領導和同事們眼中一名合格的ICU護士,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著崗位,用無限的愛心和無盡的責任感動著患者和家屬,大家都親切地叫她“阿滿”。 為了采訪應滿芳...2013-07-15
-
18
2013.06
“一天多長時間?”如果你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,你一定會回答“24小時!”沒錯,一個普通人的一天是24個小時,而有這么一個人,她的“一天”將近長達30多個小時!從早上的8點上班到第二天換班,張珺一直穿梭在門診和急診兩條線上,直到同事來換班她才能回去休息。“其實我累點倒沒關系,只要能夠得到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尊重,我就很開心了。”這是張珺對記者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了。 也是工作性質的關系,身為小兒科醫(yī)生的張珺,待...2013-06-18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