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士心聲:理解萬歲
我是一名護士,做了5年的護士。只有那些做護士的同學理解我,知道護士不易。
護士,不怕臟、不怕累,只是發(fā)現(xiàn)做護士時間越長,心理問題、心理矛盾就越多。
我有很嚴重的“夜班恐懼癥”,每周至少有兩個夜班,不管是上前半夜還是后半夜,上班之前的幾個小時,我從來沒有睡著過。比如今天是上后半夜的班,要晚上12點半開始。一早上很早我就會醒,強迫自己閉上眼睛,告訴自己晚上要上班,這些暗示都于事無補,就是睡不著;白天睡不著還可以做點其他的事,晚上吃過晚飯后到上班之間的這段時間是最難熬,明明知道上班不能睡,現(xiàn)在要多睡會,但是腦子就是想著還有幾個小時我就要上班了,就要起床了,這種矛盾心理一直糾纏著我,任憑睡眠環(huán)境多好,我都是一直在床上翻來覆去,一直到上班。后果就是,5年的時間我迅速的變老,雙眼無神、大大的黑眼圈、臉色蠟黃。
大部分的護士都有“強迫癥”。除了治療時的“三查七對”,一有空就會想自己剛做了什么,是怎么做的,有沒有錯誤。從下班的那刻起,明明班已經(jīng)交得很清楚,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想今天有什么事情沒做。有時候已經(jīng)快睡著了,突然會想起來一件事,會趕緊拿起電話打到科里給當班護士。
“焦慮癥”的情況也很普遍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這幾天待命,以避免如果出現(xiàn)意外情況需要加班找不到人的情況。所以逛街時,會把手機拿在手里,調到最大音量,因為擔心如果放在包里聽不到怎么辦;一群人玩,不管誰的手機響,都會看看是不是自己的;晚上,躺在床上了,如果有電話,會立刻跳起來接聽……
護士或輕或重都有“抑郁癥”。我們經(jīng)常面對的是飽受病痛折磨,病情變化莫測的患者,面對生死彌留、骨肉分離的悲慘場面,這些原本就讓護士感到悲哀與壓抑,但是我們不僅不能整理自己的情緒,還需要在這種情緒中完成自己的工作。更讓我們擔心的是,稍有風吹草動,就轉化為矛頭直指醫(yī)護人員的一場戰(zhàn)爭。長期在這種環(huán)境下工作,我們變得情緒低落,在患者與家屬眼里就冷漠。
護士的生活環(huán)境、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等有著密切的關系,當然也和護士的個性心理特征、個人行為動機有關。因此,請給我們理解,請給我們關愛,關愛的不僅是我們的身體,還有我們的心理,為護士創(chuàng)建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(huán)境,讓護士以健康的心態(tài)救護病人。 ( 追著太陽的小丑)
護士,不怕臟、不怕累,只是發(fā)現(xiàn)做護士時間越長,心理問題、心理矛盾就越多。
我有很嚴重的“夜班恐懼癥”,每周至少有兩個夜班,不管是上前半夜還是后半夜,上班之前的幾個小時,我從來沒有睡著過。比如今天是上后半夜的班,要晚上12點半開始。一早上很早我就會醒,強迫自己閉上眼睛,告訴自己晚上要上班,這些暗示都于事無補,就是睡不著;白天睡不著還可以做點其他的事,晚上吃過晚飯后到上班之間的這段時間是最難熬,明明知道上班不能睡,現(xiàn)在要多睡會,但是腦子就是想著還有幾個小時我就要上班了,就要起床了,這種矛盾心理一直糾纏著我,任憑睡眠環(huán)境多好,我都是一直在床上翻來覆去,一直到上班。后果就是,5年的時間我迅速的變老,雙眼無神、大大的黑眼圈、臉色蠟黃。
大部分的護士都有“強迫癥”。除了治療時的“三查七對”,一有空就會想自己剛做了什么,是怎么做的,有沒有錯誤。從下班的那刻起,明明班已經(jīng)交得很清楚,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想今天有什么事情沒做。有時候已經(jīng)快睡著了,突然會想起來一件事,會趕緊拿起電話打到科里給當班護士。
“焦慮癥”的情況也很普遍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這幾天待命,以避免如果出現(xiàn)意外情況需要加班找不到人的情況。所以逛街時,會把手機拿在手里,調到最大音量,因為擔心如果放在包里聽不到怎么辦;一群人玩,不管誰的手機響,都會看看是不是自己的;晚上,躺在床上了,如果有電話,會立刻跳起來接聽……
護士或輕或重都有“抑郁癥”。我們經(jīng)常面對的是飽受病痛折磨,病情變化莫測的患者,面對生死彌留、骨肉分離的悲慘場面,這些原本就讓護士感到悲哀與壓抑,但是我們不僅不能整理自己的情緒,還需要在這種情緒中完成自己的工作。更讓我們擔心的是,稍有風吹草動,就轉化為矛頭直指醫(yī)護人員的一場戰(zhàn)爭。長期在這種環(huán)境下工作,我們變得情緒低落,在患者與家屬眼里就冷漠。
護士的生活環(huán)境、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等有著密切的關系,當然也和護士的個性心理特征、個人行為動機有關。因此,請給我們理解,請給我們關愛,關愛的不僅是我們的身體,還有我們的心理,為護士創(chuàng)建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(huán)境,讓護士以健康的心態(tài)救護病人。 ( 追著太陽的小丑)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