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爆汁!酸甜的楊梅,這樣吃才健康
這個六月
仙居人的朋友圈
儼然已是各色“楊梅圈”了
那你可知楊梅的功效有啥?
如何正確吃楊梅
糖尿病患者、胃病患者能多吃嗎?
楊梅的功效
楊梅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預防腫瘤、保護肝腎、保護心血管健康、保護視力的作用。大量流行病學實驗表明,攝入富含花青素的膳食能夠預防多種自由基介導的慢性疾病或并發(fā)癥。
助消化增食欲
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,富含維生素C,鮮果味酸,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,消化食物,促進食欲。
祛暑生津止渴
楊梅鮮果能消食,生津止渴,是夏季祛暑的良品,可以預防中暑,解除煩渴。
降血壓
楊梅鮮果中鉀的含量極為豐富,每100克鮮果含鉀量達100毫克左右。鉀元素在維持心臟功能、參與新陳代謝以及降血壓等方面功效突出,還有助于穩(wěn)定情緒。
減肥美容抗衰老
梅果肉中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,有利于體內(nèi)有害物質(zhì)的排泄;楊梅所含有的花青素及維生素C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,有提高免疫力、抗自由基、預防衰老的作用;楊梅所含果酸能阻止體內(nèi)的糖向脂肪轉(zhuǎn)化,還有助于減肥哦。
楊梅食用注意
食用方法及儲存
楊梅有蟲,洗還是不洗?它其實是果蠅的幼蟲,它們本身也很愛干凈的環(huán)境,吃下去其實也沒關(guān)系啦!
泡水絕對會影響楊梅的口感,但如果實在不想補充蛋白質(zhì),用鹽水稍微泡一兩分鐘,不要用水沖!不要搓洗!
鹽水泡楊梅,還有一個好處是,可以讓酸酸甜甜的楊梅,吃起來更甜更不澀口。
楊梅很嬌氣,無外殼,不能磕不能碰。新鮮楊梅冰箱保鮮層,可以保存2-3天的,也可放置冷凍室或泡楊梅酒。吃法多多,總有一款是你的最愛。

好吃也不能多吃
根據(jù)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中的建議,水果每天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00~350g,6顆稍微大點的楊梅可食部分大約為100g。如果全天水果都吃楊梅,最好不要超過20顆。
關(guān)于楊梅,醫(yī)生有話說
1、消化內(nèi)科、胃腸外科
“吃楊梅時連核吞下更有助于消化”?這種民間傳言萬萬不可信。楊梅核千萬不能吞!堅硬的外殼進入腸道會“卡”在腸內(nèi),引起腹痛、腹脹、停止排氣排便等梗阻癥狀。
楊梅所含的多種果酸,會使慢性胃炎、胃潰瘍等胃病患者病情加重;最好不要空腹食用楊梅,會使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。所以胃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過多的楊梅。
2、內(nèi)分泌科
楊梅的含糖量在10%以下,屬于含糖量較低的水果,糖尿病病人可以選擇食用。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吃楊梅,病情穩(wěn)定,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嘗嘗。
糖尿病病人應避免餐后馬上吃楊梅,吃楊梅的時間最好空腹和兩餐之間,可選擇上午9時~10時、下午3時~4時作為加餐。糖友們每日食用楊梅量應控制在150g~200g為宜,大約10-15顆,而且要分為2-3次食用。
不可食用楊梅腌制品及飲品。楊梅腌制品及飲品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鹽和大量的白砂糖或者冰糖,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后會導致血糖迅速升高。
3、口腔科
有些人吃多了楊梅后牙齒會酸痛,軟到連豆腐都咬不動,怎么回事呢?酸性食物易引起“牙齒過敏”。
吃完楊梅等水果、食物,及時漱口;牙齒酸軟可以試試吃完楊梅后嚼茶葉,減輕牙齒的酸痛感;另外,在吃楊梅前可以試試先嚼一些核桃仁。
4、 骨科
楊梅樹多種在陡峭山坡上,采摘期又正值梅雨季節(jié),每年都有人因為采摘楊梅發(fā)生事故。一旦出現(xiàn)事故,傷者如果不能動彈,千萬不要隨意搬動他,以免壓迫脊髓神經(jīng),造成二次傷害。
(1) 傷者如果是頭部著地,容易引起頸椎骨折,搬運時要注意固定傷者頭部。
(2) 傷者如果是雙手先著地,容易引起手臂多處骨折,最好就地取材,用木棍、樹枝固定后搬運,避免骨折斷端對傷者造成再次損傷及疼痛。
(3) 傷者如果是雙足著地,則容易引起腰椎,雙下肢骨折,應該用較長的木棍固定骨折部位。腰痛明顯的傷者要平行搬運,避免骨折部位移位而壓迫神經(jīng),要知道脊髓損傷是不可逆轉(zhuǎn)的,可導致患者癱瘓,喪失行走能力。
快來吃酸酸甜甜的楊梅
每一口都是夏天的味道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