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把婆婆當親媽
慈孝征文二等獎作品
親愛的女兒,今天你出嫁了,作為媽媽,我由衷地感到高興,我的女兒長大了,成了人妻,人媳,還將成為人母。有些話,媽媽想在今天對你說,就當媽媽給你的出閣贈言。
孝敬公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也是晚輩應盡的職責。回想媽媽我與奶奶相處已有30多年了,我與奶奶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、文化背景,但我們彼此都能真誠相待,相互關(guān)心、尊重、體貼,有快樂一起分享,遇困難共同解決。我們從未因任何事發(fā)生過爭執(zhí),鄰里都夸說是婆媳和諧關(guān)系的模范。這些年來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——作為媳婦,一定要把婆婆當親媽,這樣婆媳關(guān)系才能融洽,更何況當今社會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,婆婆就是親媽,媳婦就是女兒。
媳婦過門,婆婆總是很高興,一開始總是把媳婦當客人對待,作為媳婦則應該尊重婆婆,珍惜這種“新來”的母愛,不要總以客人的身份出現(xiàn),而應該把自己當主人,使這種婆媳友好關(guān)系自然而然地持續(xù)下去。
從為人女兒到為人媳婦,這也是人生的一大轉(zhuǎn)折點,而處理好婆媳關(guān)系,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,一門學問。婆媳關(guān)系不好會給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順,尤其是直接影響夫妻感情。歷史上有許多婆媳交惡或和諧的故事,但以負面事例多。毋庸置疑,婆媳關(guān)系處理好了,就能心情舒暢地生活工作。
從道理上講,可能誰都會說出幾條來,可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。婆媳之間的代溝、文化差異,還有那性格、生活方式都不同,這是客觀事實。女兒在母親身邊長大,當然“心心相印”,母親批評女兒幾句,女兒不會記在心里;女兒在母親面前任性,母親不會當回事;而在婆媳之間,卻可能成為出事的“導火索”。在產(chǎn)生這種隔閡自然有其社會的客觀因素,也有自己的主觀因素,碰到具體情況是就要看我們做媳婦的如何去看待婆婆了。
奶奶雖然是生活在農(nóng)村的一名普通婦女,但是她身上一直閃耀著中國婦女的傳統(tǒng)美德——勤儉持家、吃苦耐勞、柔順善良。對我更是無微不至的關(guān)懷,每次我回家,她總叫我好好休息,什么活都自己張羅不讓我插手,說是在醫(yī)院上班挺辛苦的。她自己卻一天到晚沒完沒了地忙個不停。奶奶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里、記在心里。要感恩、要反哺的誓言一直烙印在我的心中。
日月如梭,光陰似箭,三十年一晃而過。奶奶也快八十高壽了,我與奶奶始終親如母女,無話不談。她總是喜歡把家里大事小事都要跟我聊,跟我商量。我總是會很認真地聽,很尊重她的意見,當然有時也幫她拿主意。相比之下,有時叔叔、姑姑嫌她嘮叨,奶奶總是笑著說:“你們做兒女的還是志華媳婦好,回家總能跟我拉拉家常,爭著為我做飯洗衣。”聽到這些,我總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,要加倍努力,要讓奶奶的晚年多留些快樂的回憶,這也是我做媳婦的最大的心愿。
今天,你也成為了人家的媳婦,我知道婆婆家待你勝過親生,當你沉浸在做媳婦的幸福日子里時,我剛才的話是肺腑之言,希望對你有啟發(fā),歸根結(jié)底還是這一句,“要珍惜母愛,要把婆母當親媽”!
藥劑科 王志華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