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水共長天一色
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。王勃《滕王閣序》中的詩句 ,讓我禁不住秋的召喚,去收集那秋水的愛意。
蔚藍(lán)色的天空.在深秋時節(jié),一塵不染,晶瑩透明。深秋的周末,匆匆趕往溪邊,乘著沿岸,一路下來,盡賞秋水秋景。
秋水,雖然失去春日的盈盈,夏日的滾滾,但儼然平靜。兩岸青山在,碧水照藍(lán)天。近觀,溪邊偶爾發(fā)黃的樹葉倒映在溪流中,河灘上的綠草還蘊含著夏意,紅色的野草沿水系成條狀分布,宛如一條紅圍巾掛在溪水的脖子。遠(yuǎn)觀,青山和藍(lán)天相映水中,山兒不動,水兒微響,秋色連波,恰似秋山秋水相擁輕吻著。那浩浩淼淼的秋水,帶著無休無盡的秋意悠悠遠(yuǎn)去。
碧云天,黃葉地,秋色連波,波上寒煙翠。山映斜陽天接水,芳草無情,更在斜陽外。范仲淹的詩句,生動地刻劃了秋景與秋情。清清的秋天,秋水和風(fēng)一樣的明澈,水和藍(lán)天一樣的清涼。正是寒潮來臨前兆,氣溫高達二十三度,溪邊的樹草竭力地吐芳,像是對深秋作最后的傾訴,融入此中,拍意也濃,眼神全注在相機的取景框里,一位技高于我好友騎車鍛煉經(jīng)過,看到我的車子停在并不寬暢的路中央,輕輕呦喊著,我不知不覺中從淡淡的秋夢中醒來,一起探討拍攝角度,調(diào)整參數(shù)。高人指點中,我將那濃濃秋意和對大自然無限的眷戀收入畫中,一拍方休。
山色淺深隨夕照,江流日夜變秋聲 。秋水清,秋水藍(lán),秋水更淺,溪水中的游魚還未身藏深潭而歡快地隨波逐流,突然"撲通"一聲,我回頭一望,只見一條上斤重的紅鯉魚正在跳龍門,兩三秒的瞬間鏡頭也來不及轉(zhuǎn)。“景無情不發(fā),情無景不生”。累著,坐在溪邊草叢中歇腳,遠(yuǎn)眺溪水,秋水明凈透徹,心想這難道即是"望穿秋水"嗎?望穿秋水,只影孤單。仔細(xì)思量,為自己的直觀而暗自好笑。那"秋水"非眼前之"秋水,那秋水意曰情人之眼睛,此乃“化景物為情思”。 秋水伊人,可滿目望去,怎也望不到秋水里的那個"伊人"。“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,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。”秋水源源流淌,景尚在,意無盡,心中太留戀秋色,舍不的寒風(fēng)一夜吹走秋天。為此,我不得轉(zhuǎn)天又乘著晨陽,踏著暮色,爬上高樹,走下低坡,從不同視覺攝下這濃郁的長天一色。
一抹秋霞伴著落葉的詠嘆,披掛著醉人的金色慢慢地飄來。上連碧天,下接綠波,秋水與碧天同色,人與天地合一,秋水太美了。 清淡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